·国际视野

·专业服务

·团队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 导航 >> 基地研究成果
   
基地研究成果
课程所获5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8-12-1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受市政府委托开展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奖项。近日,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课程所5项成果荣耀在列,兼职研究员王祖浩教授团队获一等奖1项,崔允漷、钟启泉、柯政教授、肖思汉副教授获得二等奖4项,再创课程所荣膺高级别科研荣誉历史新高。



两年一届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上海市哲社领域的最高奖项,代表了该领域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次,课程所提早组织研讨酝酿,4月28日专门召开了申报沙龙,特邀教育学部副主任李政涛教授、教育管理学系朱军文教授现场指导,吴刚平教授、杨九诠教授等也参与讨论指导。其后,又多次召开小范围研讨活动,对成果内容、评审要点等方面反复推敲修改。副所长柯政教授主持了相关研讨活动。


▲课程所召开上海哲社成果奖申报沙龙


一等奖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及国际比较研究


▲王祖浩教授


本研究成果约60万字,是在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号:2010BJY004)等课题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部学术专著。

作者首次提出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概念,整合学科、课程、学习者等诸多因素的研究,重建了理论框架,开发了教科书学习难度的评估模型,建立不同维度的分析评估单位、难度计算标准及合成路径,研制了一套系统的、信效度高的、可操作的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对包含全国、上海版本在内的不同国家9套高中化学教科书实施难度评估,获得了反映优质教科书的一系列品质参数,在国际视野中展现了我国教科书的内容特征及难度分布特点,为借鉴发达国家教科书内容设计和难度控制的经验提供了具体思路,为化学教科书难度的定量研究和诊断优化提供了方法论,实现了化学教科书难度模型和评估方法新的突破。


二等奖  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


▲崔允漷教授


十八大以来,推进有质量的公平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战略。学校教育是实现有质量的公平教育的主阵地。然而,长期以来,考试成绩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的代名词,学校课程实施过程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成了“黑箱”;而教育的意义在过程,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必须重视过程。为了回答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的问题,形成了如下成果:

一是从课程的角度建构了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理论。从探索学校教育核心——课程实施的本质出发,系统梳理了40年来国际国内有关学校课程实施研究的文献,借鉴雷米拉德教师课程实施的互动理论,结合中国对学校教育核心要素的理解:教师、学生和方案,建构了学校课程实施三要素互动模型,即教师-方案、教师-学生、学生-方案互动。二是开发了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和建构了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监测的规范。三是揭示我国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状况。

本成果建构的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互动理论,开发的指标体系和进行的实证研究适应了实现有质量的公平教育趋势。同时,本成果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并且该项目被教育部评为优秀结题项目。此外,本成果的部分内容还以咨询报告的形式被教育部采纳。


二等奖  听说:探索课堂互动的研究谱系


▲肖思汉副教授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和阐释课堂互动研究之源流、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教师应该怎样教?这一直是教育研究最核心的关切,也素来是教育实践最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对这两个难题的讨论都不约而同地指向课堂互动,使其成为教育研究最主流的问题域之一。通过对课堂互动研究核心人物的访谈,对主要流派的梳理,对关键理论的分析、阐释与评论,本书展现了课堂互动研究近四十年来的理论全貌与发展境脉。

本书的核心论点是:扎根于日常情境的课堂互动研究切实地推动了广阔的教育和社会变革,而这样的取径需要研究者尊重教育生活世界里的日用行常,关注微观的言语和身体互动,并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情境中理解其意义,从而消除偏见,从课堂内部促进教与学的转型,实现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在讲述每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生命史时,本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这个人是怎样开始研究“互动”的,又经历了哪些转向?她/他是在怎样的社会和学术背景中开始学术旅程的?她/他最大的关切和困惑是什么,其所得又是什么?在梳理每一个学术流派时,本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这一取径有哪些最重要的研究?得到了哪些发现?它们和其他取径的研究有何异同,又是如何影响了其后的研究?最终,本书落脚在研究者的反思向度上,以期在更广阔的社会变革背景下与读者探讨课堂互动研究的“可为”。


二等奖  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


▲钟启泉教授


基于50年的教学论研究经验,作者意识到“教学方法”的概念亟待重建。论文首先在理论上大大拓展了教学方法的研究视野。超越其应用性特征,论文指出教学方法必须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关系链中考察,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发现其作为“育人”的方法论的独特性。由此本文创造性地将教学方法问题延伸为其固有的教育关系问题。以应答性沟通理论为基础,论文对“教学方法”这一教学论中的核心概念做了富有逻辑性的多重论说,系统地论证了教学方法所涉及的三个基本范畴——教学形态、教学方式和教学方略。将教学论中有关“教学方法”的研究带到新的高度。

同时,作者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否定了以往研究中有关个体独自学习与集体协同学习、习得型教学与探究型教学等二元对立的构图,提出在“单元设计”的维度上对归纳型和演绎型教学方式进行组合并求得平衡。这一超越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得以应对教学的复杂性本质。

总体上,论文展现了教学方法研究在教育领域的知识基础、学术价值和理论高度,以充满思想力和实践力的深层次思考扣动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心弦,对与教学方法有关的理论难点和教育实践做出了整体回应。


二等奖  课程改革与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 —— 基于A市八年中考数据的分析


▲柯政教授


本成果具体回答这么三个问题:1. 实施“新课程”之后,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是否有明显的变化?2. 课程改革对城乡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的影响,在不同科目上是否表现不一样?3. 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课程在考试中的权重来提升农村学生学业成功机会?如果可以,幅度大概是多少?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成果用了东部某省A市2003年到2010年连续八年共计40万左右考生的中考数据。该数据库包括所有考生的城乡背景以及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六科中考成绩。课程改革前后均有相应数据(2005年是新课程第一次考试)。

本成果得到了如下几个核心发现:

1. 城市学生的成绩每年都要略微高出农村学生1~3个百分点。但没有明显地看到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农村学生在学业上的劣势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2. 但农村学生取得高分(本研究定义为前10%)的机会明显小于城市学生。在2007年之后,这个差距迅速拉大。到2010年,农村学生获得高分的机会已经不到城市学生的一半。

3. 城乡学生的差异在不同学科上是不一样的,如农村学生在英语上的成功机会就明显要更小,在语文、政治上就相对高。换言之,不同课程对城乡差异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

4. 课程改革对不同学科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语文、政治在“新课程”之后,农村学生的成功机会下降非常明显,而物理、数学等科目则变化不大。

5. 如果中考把语文课程权重提高,英语课程权重调低,确实会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功机会。改善幅度在不同年份有比较大的波动,八年平均值是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