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

·专业服务

·团队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 导航 >> 基地动态
   
基地动态
课程研究的百年审视与未来想象:多国专家共聚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
2018-11-05




2018年适逢课程百年及中国课程改革40周年,11月2-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华东师大举办了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本届论坛以“课程研究:百年审视与未来想象”为主题,邀请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教材研究、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等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300余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丽娃河畔,共赴课程研究的世纪之约,反思课程研究的历史、审视课程研究的现实、构想课程研究的美好未来。


▲课程所专家与会议特邀专家合影



★ 开 幕 式 ★


在2日上午的开幕式上,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表达了对各位来宾的诚挚欢迎,提出借论坛之机,向课程先贤致敬,向课程百年致敬。德国教材研究所所长Eckhardt Fuchs教授和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程介明代表特邀专家先后致辞,表达了与华东师范大学及课程所合作课程研究的愿望,期待研究和讲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上海故事”。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陈霜叶教授主持开幕式




★ 主 题 报 告 ★



本届论坛特邀17位专家作主题报告,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王哲博士、肖思汉博士、张薇博士、王涛博士和雷浩博士分别担任主持人。


★ 主题一:课程研究的历史与未来 ★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Eckhardt Fuchs教授以“教科书研究回顾:研究、社会和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为题,分享了教材的研究领域、教材与社会的关系、全球化背景下的教材研究等话题。他回顾了德国近十年的教材研究历程,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教材修订应利用数码技术,考虑社会实际需要及全球的经验及方法。


▲德国教材研究所所长Eckhardt Fuchs教授作主题报告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教授Geneva Gay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发表题为“永恒课程问题的当代挑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报告。她回溯了斯宾塞在1884年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问题,剖析了隐藏在这一问题背后的时代需求,并重新解读斯宾塞提出的四类知识及其背后的全人教育思想。她认为这经典一问并没有普遍和唯一正确的答案,呼吁大家根据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思考,同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Geneva Gay教授作主题报告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波音STEM教育讲席教授Olusola O. Adesope在题为“使用循证实践去提升教学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循证实践是从严格的研究证据中得出的不同途径、实践和方法,因而具有极高的效度和信度。他论述了教育领域如何利用循证实践促进教学和学习,并基于自己的研究计划,阐明了在多媒体学习和概念图中使用循证实践的方法。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波音STEM教育讲席教授Olusola O. Adesope教授作主题报告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前香港大学副校长程介明在题为“迎接未来课程:方向与矛盾”的报告中强调,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课程也必须适应多元多变的前景。他提纲挈领地探讨了在未来课程发展过程中可预见的七种矛盾,指出,返璞归真,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回归学习,是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解决课程与未来社会间的矛盾,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前香港大学副校长程介明教授作主题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以“课程百年”为契机,就“课程研究的未来想象”这一主题进行报告。她呼吁研究者们站在课程研究百年之巅,回望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同时,她指出课程是反映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强调了未来课程研究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课程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在研究方向层面将向宏观扩展与向微观深入相结合,在研究方法层面将理论与实验、实证与思辨有机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 主题二: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挑战 ★


台湾中正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核心素养工作圈召集人蔡清田教授以“台湾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研究的审视与想象”为题,分析了2005年到2013年台湾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以及K-12中小学一贯课程纲要核心素养与各领域连贯体系研究。他认为,“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中小学一贯课程中核心素养与学科领域的统整过程,据此有创见地提出了核心素养融入K-12课程垂直连贯与水平统整的架构,为核心素养融入学科教学提出了未来设想。


▲台湾中正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蔡清田教授作主题报告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前任副秘书长陈嘉琪就“香港‘学会学习’及‘新学制’课程改革:经验与挑战”这一主题做了充分而深入的探讨。她指出,“学会学习”是香港“新学制”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教育系统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报告中,她从宏观层面介绍了香港“学会学习”课程架构的改革历程,具体分析了“学会学习”课程改革的专业指导原则和特点,并总结了当下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与挑战。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前任副秘书长陈嘉琪教授作主题报告


日本体育科学大学教授、日本学科教育学会会长池野范男的报告题为“日本的学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挑战与前景”。基于日本的教育现状和日本学科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挑战,他综合论述了学科教育学的内涵、框架以及特征,指出学科教育学拥有“学科教育实践”这一独有的研究对象,因此应该往返于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开发之间,以改善、改革学科教育实践为目标。


▲日本体育科学大学教授、日本学科教育学会会长池野范男教授作主题报告


美国纽约州新乌得勒支中学社会学系监督部助理校长Jack P. Chan作了题为“未来课程:H(医疗保健).E3(能源、教育、环境).A(农业).T(技术)——来自纽约经验的倡议”的报告。通过对全球社会环境问题的分析,他提出未来的课程应面向更广阔的领域,帮助下一代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关注更贴近人类自身的问题,并认为H.E3.A.T课程应该成为“母课程”,成为解决未来发展困境的策略之一。


▲美国纽约州新乌得勒支中学社会学系监督部Jack P. Chan助理校长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在“教学改革的中国经验”报告中,介绍了基于程朱理学的大传统和基于陆王心学的小传统:大传统意味着追求人为的教育,小传统是可以调和过度人为化的自然法。他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冲突与互动,并从六个层面总结了教学改革中的中国经验。他指出,中国哲学所追求的自然法(整体主义)是中国教学改革的基本知识观,同时分享了自己对于自然法的观点与立场。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 主题三: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张华军博士在题为“在课程中培育独特且具包容性的个性:与杜威、梁漱溟的当代对话”的报告中,采用比较教育哲学的方法,基于对当代社会变化的审视,分析了杜威和梁漱溟的相关思想。通过探讨“对自我转变的信念从何而来”这一问题,她概括出“独特且具包容性的个性”的内涵。最后,她建设性地从开拓课程育人的叙事空间、审美维度和道德维度说明对于课程育人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张华军博士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勇教授发表了题为“蔡元培与中国课程改革的美育传统”的报告。他在回顾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内涵及历史影响基础上,探讨了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当代意义,认为中国当代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应融入蔡元培的美育传统,以满足国家建设美好生活的发展需要,并为建构中国本土课程美学奠定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勇教授作主题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赵伟黎博士在以“‘借助西方理论挖掘中国课程文化理性’的范式探讨”为题的报告中,由中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福柯的大笑”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海德格尔和福柯的语言本体思维和历史考古视角,探究了孔子“风教”思想渊源。最后她以自身的跨学科研究为例,探讨了在21世纪该如何“借助西方理论挖掘中国课程教育文化理性”。她指出,一方面要确保不重蹈二十世纪发生的文化殖民的覆辙,另一方面又要力争跟西方课程教育理论进行平等的对话。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赵伟黎博士作主题报告


韩国科学教育协会主席、首尔国立大学物理教育系教授Jinwoong Song围绕“模仿游戏:对学校科学课程发展的反思”这一主题进行报告。他简要回顾了过去两个世纪全球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近年来韩国科学教育的发展与成果。他指出,学校科学课程的整体发展是对当代科学设想的模仿,这种“模仿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学校科学从“模仿”到“创造”的期待。


▲韩国科学教育协会主席首尔国立大学物理教育系Jinwoong Song教授作主题报告


美国纽约州起源高中创始校长John Banks以“从克莱恩到卡兰萨:纽约市学校发散性课程发展途径分析”为题,分析了2002年至2018年间,在Bloomberg和De Blasio两任市长的管理下,纽约市公立学校的系统性组织和哲学转变,以及课程发展的相应变化和影响。在报告中,他对此次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一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


▲美国纽约州起源高中创始校长John Banks校长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聚焦孔子的课程思想,作了题为“‘思无邪’与孔子课程思想的特征”的报告。他首先回顾了孔子时代的课程实践,概括出诗教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特征,并探讨了诗教课程与“思无邪”的价值观念、诗教课程与善喻之言的课程话语、诗教课程与“叩两端”的思想方法三个主题,最后基于社会的现实条件,对孔子诗教课程思想展开了当代想象,为现场听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考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德胜教授在以“‘接童气’与儿童经验的生长——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儿童经验的处理”为题的报告中,指出新课程改革之前,德育教材“儿童化”的欠缺既违背了道德要求,也不合道德教育的本义。通过对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分析,他肯定了其对儿童经验的“接童气”的处理,认为《道德与法治》解决了德育教材与儿童经验相互隔离的痼疾,为德育教材开辟了一条“中国道路”。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德胜教授作主题报告




★ 现 场 互 动 创 新 


在现场问答环节,论坛创新性地采取线上互动方式,听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活动页面后,所提问题公开显示在屏幕上并进行实时监控,听众之间通过点赞和评论进行互动,主持人根据现场监测数据,选择点赞最多的问题请现场专家作答,大大提高了互动效率和质量。



▲线上互动与现场问答



★ 分 会 场 与 圆 桌 论 坛 ★


3日下午,三个分会场继大会主题报告后继续展开,来自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黄小瑞博士、周文叶博士和杨晓哲博士分别担任各分会场主持人。分会场报告涵盖“国际课程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文化思潮与课程观的嬗变”、“多元融合共进理念下的区域共享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内容,18位学者就中国和国际课程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发现、获取的经验等,分享了自己的成果与思考。参会者踊跃发言,积极探讨课程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与此同时,国内外特邀专家出席了在文科大楼1606室举行的圆桌论坛,与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者展开高层次的学术对话,探讨“中国课程经验如何实现国际分享”。活动由课程所张薇教授主持。论坛现场,崔允漷教授指出,课程改革是整个世界的中心议题,中国近20年来的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进入课改转型的关键期,面临如何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的难题,而多元化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难题,迎接未来的挑战。随后,Jack.P.Chan、Olusola Adesope、Jinwoong Song等专家分享了在全球课程改革背景下本国课程改革独特经验,探讨了经验分享的有效途径与未来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本届论坛得到了光明日报、澎湃新闻、中国社会科学报、新民晚报、东方教育时报、第一教育、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热线等多家知名媒体的支持。




更多内容请关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