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

·专业服务

·团队发展

   
学术论文推荐
第十九期 推荐人:李雁冰教授
2014-12-17

本期编辑:李雁冰副教授


1. 关于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再认识 

作者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4年第10期

摘 要】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即是普通高中教育的规定性,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内在根据。传统上,普通高中教育被看成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具有基础性。近些年来,随着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有了一些新的主张, 如 “选择性”、“个性化”、“预备性”、“大众性”等,直接影响着普通高中教育的实践变革。根据中国古代认识论中 “循名责实” 的方法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普通的”、“高中阶段的”“教育”,具有 “普通性”、“引导性”、“基础性”、“预备性”、“大众性”、“教育性”等比较丰富的性质。因此,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对上述性质予以全面把握、辩证分析和具体理解,以引导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中教育; 普通教育; 课程改革

推荐语:

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一块硬骨头。这不仅是因为普通高中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既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同时又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具有承启作用,同时还因为普通高中直接关联着千千万万高中生个体及其家庭的命运。因此,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必须慎之又慎(这也是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为何启动较迟、行动较缓的原因之一)。而改革先起于正名就是这种慎重的表现之一。本文正是一篇为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正名的文章。作者结合国内外高中教育现状,以历史视野和时代精神为标准,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给出了三个维度14项特征的规定。作者指出:“一所普通高中学校在上述三个维度14项特征实现方面存在多少缺失,其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不充分性也就达到相应的程度。目前社会各界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抱怨和责备与现阶段普通高中在三个维度14项特征中许多重要特征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本文还回应了我国当前有关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争议。本文沿袭了作者一贯的文风,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欢迎阅读全文:关于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再认识—石中英.pdf

 

2. 重点高中存废的理论迷失

作者:夏正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蒋洁蕾,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发表刊物:《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1期

摘要】重点学校的存废之争,只能限定在“官办名校”(通过政策倾抖人为建立起来的名校)的范围内讨论,才有意义。论文围绕四个基本的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从正反两方面对应不应该举办重点高中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论文研究认为,我们无法从中得出一个简单的“存”与“废”的结论,因为一切可能的“好处”的兑现都是有条件的,而且,每一种“好处”的实现或多或少都要付出某种代价。当前,重点高中尚有很大的改良空间,但最要紧的是,必须真正按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去办学。没有这一条,其它所有可能的好处都会落空。尽管如此,有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如,天才的分散培养与集中培养哪一个更好,学校分层与社会分层究竟是什么关系,目前仍是不确定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解答。

关键词】重点高中; 效率优先; 因材施教; 精英培养; 能力公平

推荐语: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作为普通高中特例的重点高中的存废,探索了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文中对重点高中在我国发展的追溯中所指出的,重点高中是我国特殊历史发展阶段下的教育特殊产物,但对它的质疑和批评从未止息。难能可贵的是,本文并没有简单地对重点高中的存废给出直接答案,而是在重点高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当下、应然与实然的交织回旋中,提取出“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等四个基本的关键词,从教育与社会、经济、个体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次,运用多种研究成果,全方位地揭示了我国当前重点高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出路。文章视野宏阔,说理细致充分,论据扎实,发人省思。作者特别区分了二种重点高中,一是由教育家自主办学、经过长期奋斗和不断积累自然形成的历史名校,二是依靠国家政策倾斜、人为扶持被创建出来的官办名校,并着重指出本文讨论的显然是后者。

欢迎阅读全文:重点高中存废的理论迷思—夏正江、蒋洁蕾.pdf

 

3. 何为好的教育实践

作者:李召存

发表刊物:《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1期

摘要】何为“好的教育实践”?现代性学前教育质量观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色彩和技术理性取向,忽视了质量的文化规定性。对处理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与教育公平的关系、对本土学前教育的特色发展,可能会产生潜在的隐忧。回复学前教育质量的文化规定性,应确立文化适宜的质量观,在评价标准的建构上,考虑更广泛层面上相关利益人员关于学前教育的实践智慧和价值诉求,同时开展相关的文化研究。

关键词】好的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质量; 文化

推荐语:

本文的问题——何为“好的教育实践”,虽然是针对学前教育而提出的,但在技术至上、特别是当前中国教育评价大补量化研究之缺的背景下,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同样的警醒作用。

欢迎阅读全文:何为好的教育实践:学前教育质量的文化性省思—李召存.pdf

 

4. 百年回望:布鲁纳对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评价——《赞颂分歧: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解读

作者:方明生,上海师范人学教育学院教授

      李筱雨,上海师范人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十研究生

发表刊物:《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10期

摘要布鲁纳在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白年诞辰之际发表的论文“赞颂分歧: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对两位发展理论的巨匠作了比较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也反映了布鲁纳本人在教育学与发展理论研究上的转型。教学论关注以故事论为主的布鲁纳后期研究意味着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的开拓。

关键词皮亚杰理论维果茨基理论; 范式转型; 故事论

推荐语:

推荐本文,一是因为本文所讨论的三位大师是二十世纪世界认知发展领域以及课程教学论领域的擎天巨柱;二是因为本文倡议并尝试实践一种教育文化视角的探索,以促进我国教育研究的跨文化理解并使其产生有效转化。

欢迎阅读全文:百年回望:布鲁纳对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评价——《赞颂分歧: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解读—方明生 、李筱雨.pdf


5. 希望哲学:道德教育与未来意识——一个关于希望德育的哲学阐释

作者:薛晓阳,扬州大学教科院

发表刊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3期

【摘要】未来具有一种伦理性和教育性,包含着存在的意义和未来的希望。这是教人善待未来、追求美好的力量和源泉。在这里,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时间成为道德的基础。希望是一种德性,也是一种教育。教育就是“学习希望”或“学会希望”。可能性既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此在是一种局限,教育就在于突破此在的限制,实现人的开放性和可能性。未成熟是此在的一种状态或局限,但未成熟意味着对未来的依赖性,道德教育正是在这种依赖性之上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和可能;布洛赫的希望实现了存在主义所期待的从悲凉到诗意的转换,给予道德教育一种人性的启示—教育不仅应当有希望而且也能够有希望;超越善恶是道德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道德教育的终点和目标。布洛赫的希望信仰与尼采的英雄主义未来选择了不同的超越方式,实现了从“善恶之境”到“至善之境”(纯粹之善)的转变;希望的伦理突破了道德理想主义的局限,使理想主义的信仰奠基于人的道德生活实践。确定性的未来不再是此在生活的统治者,而是启示未来理想的道德可能性。

【关键词】希望哲学; 未来意识; 道德教育

推荐语:

本文通过对布洛赫等人的希望哲学及其德育价值的解析,试图建立一种“希望德育”。这让我们在杜威和保罗·弗莱雷之外,再一次领略到“未来”、“未完成”及“未来意识”对教育的巨大魅力。“未来”由于隐含着“希望”,而在意义和价值上实现了与“此在”的一种翻转。这里面虽然不乏哲学家一厢情愿的幻想,但却为我们理解教育和这个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欢迎阅读全文:希望哲学:道德教育与未来意识——一个关于希望德育的哲学阐释—薛晓阳.pdf

 

6.“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

作者:潘璐、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发表刊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第3期

【摘要】中国近30年来唯经济论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和以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为表征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农村人口流动深化、城乡教育政策剧烈调整、农村社会衰落等多重变迁后果,也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生态更加恶劣。在家庭层面,劳动力流动的代际更替对留守儿童成长形响深远;在学校层面,农村教育的衰败与城市化取向使留守儿童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恶化;在社区层面,城乡快速变迁中的乡村价值失范加剧留守儿童的成长风险。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大龄留守儿童与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留守女童和困境留守儿童面临更为突出的成长困境。本文结合四川、河南等地社区实地调查中的案例发现,由点及面地论述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伴随发展变迁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并对社会变迁背后的发展主义思维进行反思。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 成长困境; 发展主义; 反思

推荐语:

从人本的意义上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是中国30年高速经济发展不可承受之重。但如文中所指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自2002年特别是2004年进入公众视野以来的十年间,不但没有缓解,反而继续加剧。本文对这一状况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或许,我们的关注也是一种行动。

欢迎阅读全文:“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潘璐、叶敬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