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

·专业服务

·团队发展

   
学术论文推荐
第二十二期 推荐人:徐斌艳教授
2015-09-27

本期编辑:徐斌艳教授

 

1.教育中的权力-知识分析 深度访谈的中国经验

作者:贺晓星

发表刊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4

【摘要】言文分离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但少有社会学研究方法或是教育社会学角度就这一现象的深度思考。本文从言文分离现象出发,分析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进而对教育中的权力-知识问题展开讨论。笔者指出,深度访谈只是为了深入了解言文一致的世界--西方世界而开发出来的一种调查工具。本为一种地方世界的治学态度或调查技术成为带有世界普遍意义的追求真理的代名词,对这一涉及权力-知识的问题应该有更深刻的知识社会学反思。深度访谈来自音声中心的西方世界,试图在言文分离而且表意优先的汉语世界里扎根,这一扎根现象本身为反思“文化霸权”、“音声帝国主义”等问题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深度访谈;言文分离;专有名称;权力-知识

 推荐语:

我们可以用朴素语言概括,本文是关于方法论的元研究。作者以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为研究对象,在阐述深度访谈的工具性意义的同时,从教育社会学或知识社会学视角对深度访谈展开讨论。作者以丰富的事例,说明深度访谈是一种以现实主义为本质特点、对声音进行追问的调查方法技术,是为了深入了解言文一致的西方世界而开发的调查工具。但是当我们将“深度访谈”扎根于汉语世界时,也希望达到言文一致,这其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汉语世界更倾向于言文分离而且表意优先。作者站在社会学研究的高度,对深度访谈的知识社会学意义展开讨论,提出深度访谈扎根汉语世界本身引发的研究问题,如“文化霸权”、“音声帝国主义”等。同样作者以丰富的事例,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例如从探讨汉语译作《东方学》背后的社会学问题,到剖析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等作者中渗透的权力-知识问题等。论文“以小见大”,虽然是对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深度访谈的意识形态批判,但传递的是知识社会学追问或者批判都具有必然的反身性。

 欢迎阅读全文:教育中的权力_知识分析_深度访谈的中国经验_贺晓星.pdf

 

2.论教师伦理发展的共同体逻辑

作者:罗生全,刘志慧

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第7

【摘要】 教师伦理发展的既有逻辑将发展的动力和阻碍主因归咎于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忽略了教师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角色担当,从而使教师伦理发展遭遇困境。共同体视域下,教师伦理是共同体对教师身份的本质确认,为教师伦理发展提供新的认识视角、方法路径和价值标准。共同体对教师伦理发展的价值表征主要表现在作为意义共同体的理念引导、作为文化共同体的情境交融和作为实践共同体的行为构筑等三个层面,而最终价值效用的发挥有赖于共识性的伦理信念的建立、交往理性为基础的发展机制的生成以及反思性实践智慧的养成。 

【关键词】 教师伦理; 共同体; 伦理共同体 

推荐语:

作者以共同体逻辑为视角,将教师伦理发展的个体化逻辑研究拓展到教师作为共同体成员的实践角色担当的研究,系统阐述共同体视域下教师伦理发展的价值表征和教师伦理发展的特有路径。论文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为关注教师伦理发展的研究者提供明晰的研究导向。例如,教师如何平衡“自在”的共同体伦理与“自为”的伦理取向、伦理风格和伦理理解;如何建构教师实践中对“何所为”与“何所不能为”的规约的教师伦理标准。共同体视域下教师伦理发展路径的演变具有怎么的特点,如何建立共识性的伦理信念,如何生成交往理性为基础的发展机制,如何养成反思性实践智慧。

 欢迎阅读全文论教师伦理发展的共同体逻辑_罗生全、刘志慧.pdf

 

3.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教育意蕴

作者:高维

发表刊物:《教育学报》,20152

【摘要】我国当前的公共知识领域仍然普遍地持有狭义的隐喻概念,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现象。在隐喻认知思潮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持有广义的隐喻概念,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的认知观主张,隐喻的本质在于认知,隐喻建构了大部分概念系统,新颖隐喻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新视角。作为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隐喻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学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认知功能。

【关键词】隐喻;认知;教育研究;教师教育;教学

推荐语:

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隐喻,在语言言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已有不少的成果,这些研究将作为修辞的狭义隐喻界定发展到作为认知的广义隐喻界定。如文中提到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依赖于概念,而隐喻是概念建构的重要途径。隐喻的产生不是随意的,而是以人们的感知、物理和文化的经验为基础。虽然在教育领域,人们也关注隐喻的教育功能,但相关研究仍然薄弱。本文再次强调要重视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教育学意蕴,唤醒了教育研究中应该有活力的研究问题视角。论文分析了隐喻在教育眼睛肿的认知功能、在教师教育中的认知功能、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认知功能。尽管分析的理论深度有待挖掘,但是这一问题领域值得我们关注。

欢迎阅读全文: 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教育学意蕴_高维.pdf

 

4.图片阐释:作为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论

作者:拉尔夫·波萨克

发表刊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

【摘要】质性研究方法的重要进展与文本阐释领域的兴起和发展直接相关。在全面重建其形式结构的基础上,文本被当作自我指涉系统中的自主领域。然而在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中,这一方法论的地位至今尚未在图片领域确立。文件方法作为社会科学、尤其是德国教育学中最主要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为图片研究开辟了秩序井然的新途径。在此,艺术史的相关方法论和研究将十分必要, 巴特、艾柯的符号学理论及福柯的哲学理论对质性研究方法的影响也很大。在使用文件方法的阐释过程中,其方法论能够控制言语的上下文与前见。本文还通过实例,说明图片形式结构的重建将成为分析的核心。

【关键词】文件方法;图片阐释;图像学;知识社会学;艺术史;符号学;图片的形式结构;比较分析

推荐语:

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质性研究本身包含丰富、细腻、科学的方法,其中源于知识社会学的图片阐释逐渐受到关注。图片是理解世界、学习、社会化以及人的发展等问题最为基础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对图片阐释进行详实分析和解读,为我们从事教育研究开启了有一定创意的、科学的方法论大门。作者指出,图片具有作为自我指涉系统的方法论地位,对图片的阐释不再是通过文本去解释图片,而是要将图片和文本区分开来。对图片的理解包含两种不同方式:关于图片的理解和通过图片来理解。尽管由于翻译原因,论文表述有些晦涩,但是通过作者提供的丰富图例,我们将充分认识到,如何将图片视为“自我指涉”的系统,重构图片的形式结构,寻求图片内在规律,独立于文本去阐释图片。教育研究需要这种跨学科的质性方法。

 欢迎阅读全文图片阐释_作为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论_拉尔夫_波萨克.pdf

 

5.村童与塾师:一种风俗画的教育诠释

作者:丁钢

发表刊物:《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2

【摘要】文章以流行于今的村童闹学图这一典型的教育风俗图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图像证史的方法和文献佐证方法,进行图文互证的分析研究。强调“村童闹学”的画题及其种种情节,既非全是出自想象,也非出于礼法文化的调剂而呈现的寓言,而是具有实在的社会历史依据,以此来透视“村童闹学”这一风俗画及其背后的教育生活事件和历史真相。自下而上、自古而近、以小见大地剖析和阐释教育历史事件和过程中的意蕴,而实现从具体直观的教育活动中,去逼近教育实相的目的。

【关键词】 村童;塾师;风俗画;教育史;教育实相

推荐语:

在教育史研究领域,人们较多以史料性文献佐证方法剖析教育史上的各种事件、人物或者现象,诠释其教育意蕴。本文作者则大胆尝试以跨学科的研究视野,把现代图像证史的方法和文献佐证方法有机结合,以不同时代的教育风俗图像“村童学图”为研究对象,通过图文互证解析塾师的地位与真相,推导出,在科举盛行时代,塾师的社会地位底下,塾师几乎成了仕途无望的落魄文人的象征。作者拓展教育史研究的视野和领域,提出要去发现美术图像所呈现出来的教育历史,重视教育风俗图像具有的视觉教育特质,发挥视觉教育功能,这有助于从具体直观的教育活动中,去逼近教育实相。此文为如何拓展教育研究视野和领域提供很好的范例。

欢迎阅读全文村童与塾师_一种风俗画的教育诠释_丁钢.pdf

 

6.杨德昌电影中的都市教育实验

作者:周勇

发表刊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4

【摘要】 本文将已故台湾“新电影运动”先锋杨德昌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实验由文化研究入手探索教育研究新路径。杨德昌电影作品恰好是很值得研究的“文化”,具有丰富深刻的“教育”内涵,其丰富深刻源自杨德昌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长期深入的独立观察与思考。考察杨德昌电影的“教育”内涵,既可以丰富文化批评界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又能为本土教育理论界通过“文化研究”寻求教育理论之新生开辟可行的进路。本文从都市教育入手,以“新台北三部曲”为例,揭示杨德昌的都市教育努力。

【关键词】 杨德昌; 教育实验; 都市教育; 教育学研究; 

推荐语:

尽管不少知名教育研究者提倡文化研究,使教育理论延续、深化人文思想界的文化问题讨论,但是这些开拓与呼吁并未改变教育理论界对于中小学的习惯性依赖,教育理论界至今未像人文理论界那样形成显著的“文化研究”气候。周勇的这篇论文无疑是教育理论界开展“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分析杨德昌的“新台北三部曲”,揭示杨德昌的电影创作对教育的关切。作者概括出,杨德昌早期作品表现的是由普通人的都市存在状况构成的都市社会批判教育。之后的作品选择了无力解答的教育命题-富裕都市的教育缺失危机,杨德昌从都市白领女性、都市边缘青少年入手深入观察都市,面对成人难有好归宿、孩子未及成人便已变坏而真切心痛,但找不到拯救都市社会的教育力量。在第三部作品中,杨德昌则调整教育命题,提出“都市生命美学教育”,鼓励都市个体勇敢做回真实自我,兴起美好的情感与生命存在体验。作者对杨德昌电影的考察可以说是教育理论界进行“文化研究”的典范,突破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中小学”或“学校”里展开教育理论生产的传统格局,极大丰富教育研究独特视角。

欢迎阅读全文:杨德昌电影中的都市教育实验_周勇.pdf

 

7.“碎片化思维”:托马斯·波克维茨“社会知识论”的思想通道

作者:林丹,李先军

发表刊物:《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第2

【摘要】美国教育学家托马斯·波克维茨的“社会知识论”侧重考量知识的“社会性”,基本观点包括: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与权力密不可分;社会知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碎片化思维”这一思想通道对学校知识、教育改革、研究方法论进行解构,教育研究者应理性表达批判、教育决策者应坚守知识分子立场、教育实践者亦应是“研究者”。这是波克维茨“社会知识论”给予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改革、实现社会重构的重要暗示。

【关键词】托马斯·波克维茨;社会知识论;碎片化思维;批判性;教育工作者

推荐语:

课程与教学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同样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也不断丰富,再次审视托马斯·波克维茨的“社会知识论”不无意义,他在研究和思考过程中的解构与建构相伴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行动有启发意义。作者在文中介绍分析托马斯·波克维茨“碎片化思维”的“社会知识论”思想通道。“碎片化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批判策略,强调要摒弃通过唯一的、惯常的思维方式审视教育,转向尝试运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思考;它重视追问“当下历史”的研究方法,重新审视所谓“毋庸置疑”的观念是如何在人们头脑中历史地产生。托马斯·波克维茨“碎片化思维”的教育价值在于多元视角的审视与思考。面对教育研究或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规性的认同,需要去思考为何会被视为常规性存在;在教育研究中,从“设计教育”转向“思考教育”,进一步追问塑造常规性观念背后的规则体系。作者进一步展开讨论托马斯·波克维茨的“社会知识论”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中从“人云亦云”的环境下找到自我,思考理性、推进改革。

 欢迎阅读全文碎片化思维:托马斯.伯克维茨“社会知识论”的思想通道-林丹、李先军.pdf

 

8.学校增值表现与教师专业发展关联性探析

作者:[英]萨丽·托马斯,彭文蓉,李建忠

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第7

【摘要】通过运用不同的多水平模型技术,量化分析中国东西部三个地级市20092012年高考考生的高考和中考成绩、学校和教师问卷信息,同时质性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访谈质性数据,以探究学校效能的范围、程度、表现趋势以及学校效能和教师专业发展关联性。研究发现,普通高中高考原始成绩和增值表现估测值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时间横轴上个别学校的表现缺乏一致性,学校对不同学生群体在高考总分增值表现的影响有差异性,教师专业发展因素和学生学习成就之间具有正向关联性。

【关键词】增值;专业学习共同体;学校效能;教师专业发展;多水平模型;教育评价;教育质量

推荐语:

基于数据和证据的大规模实证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主流之一,如何报告研究设计、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总结研究结论等,本论文提供了不错的样板。另外本文选取的实证研究的切入口很有启发性,论文运用不同的多水平模型技术,量化分析学校增值表现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对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评价教师发展、学校效能和教育质量以及相关实践者如何在中国情境下运用实证研究结论来改善教师实践有很大启发。论文在分析讨论研究发现时,对照来自英国的研究结论(基于文献),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说明教师专业实践在不同国家情境下的差异。

 欢迎阅读全文:学校增值表现与教师专业发展关联性探析_萨丽_托马斯、彭文蓉,李建忠.pdf

 

9. 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和行动特征探究

作者:陈向明

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4年第5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若干中小学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优秀教师表现出一种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需要得到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重视,因为这是教师针对本校具体情境对外部变革理念进行“再情境化”的必然媒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需要更多整体性、情境化,甚至默会的校本专业学习途径。

【关键词】教师思维;教师行动;对教学的意义建构;整体性理解;实践推理;知行合一

推荐语:

作者采用整体探究的视角,对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和行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中国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和行动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特征。根据对研究设计的说明,可见,研究者采用混合的研究方法,跟踪被研究的教师,试图基于足够的证据,解读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教学行为。最后归纳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教师对教与学的整体理解。由于研究对象为优秀教师,因此他们对教学意念和教学行为的表述,更多是一种专业样板,有助于向世界勾勒中国教师的画像。本文结合教师的专业表述,对照丰富文献,勾勒出详实的具有本土概念的教师教学理解。值得我们深思。

 欢迎阅读全文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和行动特征探究_陈向明.pdf

 

10.欧美当代科幻教育价值探究

作者:姜男

发表刊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2

【摘要】科幻文学的教育价值及意义一直是学术领域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近年随着其体裁形式由小说向电影、多媒体形式的转变,以及其在社会公众文化中的影响力急剧提升,深入探究科幻文学的当代教育价值尤显重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呈现了当代欧美各国高校开设科幻课程的实践情况,包括其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方法、课程影响力及代表性案例等;梳理了当前欧美科幻教育应用价值相关实证研究现状,分析了其研究内容的变化趋势、研究方法的利弊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和实践意义。最后,揭示了科幻作为一种特殊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应用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教育意义。

【关键词】科幻文学;科幻电影;科幻课程;科学教育;教育价值

推荐语:

作者基于文献分析,为我们开启了教育研究的特殊视角,也即重视科幻文化的教育价值。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1)有些支持科幻教育。指出,具有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文化研究人员对科幻与教育之间的正向关系饱含期待;2)有些质疑科幻教育。维护科学纯洁性的人对于科幻作品中科学事实的正确性及科学过程的真实性满腹狐疑,他们认为科幻作品中消极作品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作者详实地介绍了欧洲的科幻教育课程、教学和评价。科幻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刚刚启动。因此作者对欧洲国家的科幻教育的详实介绍和分析,有助于推进科幻教育的开展。

欢迎阅读全文欧美当代科幻教育价值探究_姜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