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博士生谈论读书时,他们在谈什么?
2018-04-18
最是春日好读书。对安坐书斋的博士生来说,天天都是“读书日”。4月18日下午,课程与教学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在文科大楼1613室举行,博士生们围绕最近读过的好书,与经典对话,对当下的课程、教育哲学、教科书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反思。报告会邀请了课程与教学系吴刚平教授、周勇教授,教育学部“高峰计划”博士后王涛博士作为点评专家,来自教育学部各个院、系、所的研究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活动,并与点评专家就读书方法等进行互动交流。读书报告会由博士二年级学生张洁主持。

读书报告会现场
读书报告会上,博士生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兴趣爱好选择书目,并向现场师生作了具体汇报。

刘庆龙:承认·正义·教育——读《为承认而斗争》

董泽华:当我们在谈论课程时,博比特在谈论什么?

高博: 教科书的编写、评估、使用——读《为了学习的教科书》

李凯: 李普曼儿童哲学中群体探究的教学意蕴

钟朋:一门综合课程艰难诞生的社会史考察——以古德森的课程史研究为例

吴方文:基于建构测量取向的研究

刘笛月:基于建构测量学的ATC21S项目

张震:鲁道夫·斯坦纳与《人的普遍知识》

彭尔佳:寻找个案研究与读书方法的启示——三读《江村经济》之所获

吴刚平教授:
读书报告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复述,告诉别人这本书讲了什么;第二层是谈启示,即读完书的感受,书中内容对解决教育和社会问题的启示;第三层是深化,能够对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延伸性探讨,甚至对理论进行深化。
周勇教授:
读书应该有链条,能够针对当前的教育问题,从书中理出对我们解决教育问题的提示,并能够围绕着这个问题把阅读
王涛博士:
读书报告不能仅仅局限于介绍,要思考这本书对解决我的问题有什么启发,要使书中的理论能够为我所用。
关于读书报告会
读书报告会是课程系博士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系全面提高博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专业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自2016年起,课程系博士生读书报告会已举办三次,收效颇丰。导师们希望博士生通过读书,把书中的方法、表达整合到自己的学习与思考中,通过读书促进系统的学习,为将来的研究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